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综合类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儒商是一个历史文化现象 ,儒商在当代的缺失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对儒商的呼唤归根到底是对商业道德或良知的呼唤。本文分析了作为一种“理想型”的儒商的概念 ,认为与工具理性相对的价值理性是儒商人格的核心要素 ,这种健康人格的大量涌现 ,既有赖于个人选择 ,也受到社会结构因素的制约。商人阶层获致地位平衡的努力过程和结果都将促成儒商精英群体的出现 ,另一方面 ,儒商群体的存在将推动商人阶层社会地位的上升 ,使之在未来的公民社会中扮演领导核心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王艮因现实政治的刺激、非法贩盐的恐惧和孝亲的伦理精神,提出"明哲保身"说.此说的积极意义在于纠正当时士人因一些不正当的观念和理由而做出枉顾性命的偏激行为,提醒士人以保重身体性命为首要任务.王艮的论证策略是提升个人身体的重要性,将身与道合一化,再以"一体之仁"开拓出保身爱人的伦理行为.可是,论证中出现了一些在逻辑上较为勉强的失误,这些失误让我们看到王艮"执本而用末"的"保身"原则在肯定意义上维护了道德的完满性,但在否定意义上又丧失了道德的实用性.简言之,王艮的"保身"说在历史背景下有其救正道德时弊的审美感,却容易成为不道德的庇护所.  相似文献   
3.
僧肇梵华会通的之特色,集中体现在他的大乘"圣人观"上。僧肇将对中国传统圣人境界的追求,承接在了悲智双修的大乘佛教立场上,将佛教般若学问与生命境界打通。无论是僧肇著书中的语言、论证方式、文本结构还是其终极目标,处处都体现出这种杂糅。立足大乘佛教立场下的"圣人观",是解读僧肇"物不迁"、"不真空"、"般若之圣智"、"涅槃之圣境"之佛学理论的钥匙。僧肇大乘佛教立场下的"圣人观",体现的是佛教的立场而非老庄玄学或儒学。"圣人"、"至人"是老庄、儒家、玄学谈论的话题,僧肇承接那个时代的主题,继续谈下去。而僧肇的"圣人"更准确地说是大乘"菩萨"。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虽然起源于自由教育,但并不是对自由教育的简单移植,而是立足美国本土文化进行再创造的历史产物.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启示我们,只有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依托本民族文化,以时代趋势为导向,以本土化为原则,通过政策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建构一套具有自主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从而为培养合格公民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宋元时期,理学家们提出了系统化的道德修养学说,代表了各自修养论的分野。诸家不同的修养主张,丰富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论,也拓展了道德修养实践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对中国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儒家文化从唐代开始就不断向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传播,并且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到了近代,代表农业文明的儒家文化在西方工业文明面前显得落后了,处于被...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以来,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在寻求解决危机良策的同时,也在反思产生危机的原因,一时间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众矢之的,认为产生全球性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是自培根以来不断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一理念,因而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放下手中的征服之剑,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真的是生态危机的祸根吗?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界定 为什么人类中心主义会引发如此激烈的争论,观点的差异不可否认,但概念的模糊也是原因之一。对于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我国学者对它的涵义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界定,造成理解的模糊,使用…  相似文献   
8.
1979年,当代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在他极有影响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的第二卷中指认,“资本主义”一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词”,它形成于18世纪中期,最早由勃良和普鲁东使用,而一直作为资本主义批判者的马克思却从来没有使用过“资...  相似文献   
9.
隐士是中国古代士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崇高的文化理想和现实政治、精神人格和世俗生活多重矛盾中主动或无奈地选择了归隐之路。其归隐原因和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心理。本文试图对隐逸心态下不同的心理做个解析,并阐明它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无差别境界”?周先生说得很清楚:“没有矛盾或差别消除,矛盾平衡,对抗消亡的境界,从正面说又叫绝对境界”。在他看来,这是从“矛盾是可以解决的”这一命题中必然得到的结论。果真如此吗?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事物的发展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两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之中。对于这一点,周谷城先生也是同意的。问题就在于,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倒是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矛盾的解决并不导致“无差别境界”的产生。诚然,任何矛盾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解决;不同的矛盾,解决的方式不同,而矛盾解决后的情况也是不同的。一种情况是,当矛盾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